《金刚经》和《心经》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,缘起性空同样是其核心思想,但二者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。《金刚经》的对外扫相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这个偈句上,对内破执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点睛之笔;《心经》则是以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来对外破五蕴身,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。两部经典都从扫外相、破心著的角度去说空。《四十二章经》,亦名《孝明皇帝四十二章》,中国所译最早的佛教经典,传为汉明帝时竺法兰、迦叶摩腾译,成书于汉永平十一年。一卷,共四十二章,摄集大、小乘而成。《六祖坛经》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,内容丰富,文字通俗,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。备注:此文无点注。